2023-10-20 20:20:43 | 思路网
新高考是国家对高考招生进行改革
也就是说由原来的文理科模式改为“3+3”模式高考科目,将由3门统一考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自选3科目(思根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组成,同时所有选择科目实行赋分制。
当然目前国家还有一种新高考的模式,为“3+1+2”;其中前“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等不分文理的传统科目:“1”是在历史或者物理科目中必选1个:"2”指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作为再选科目;当然再选科目则就是采用赋分模式。
与此同时,英语听力(部分地区有口语)和笔试分开,部分地区一年两考,取最佳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同时直接合并招生批次,比如已经出台新高考政策实施方案的地区中,一些地区目前是合并本科批次,只剩下本科批、专科批,有的则是全部合并,没有本科、专科之分,采用分段招生的方案等等。
新高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就目前来说,全国已经有21个地区正式发布新高考政策实施方案,具体如下所示:
3+3新高考模式
第一批高开改革地区:上海、浙江等2个省市,于2014年正式启动,2017年首届新高考。
第二批高考改革地区:北京、山东、天津、海南等4个省市,于2017年启动,2020年首届新高考。
3+1+2新高考模式
第三批高考改革地区:江苏、福建、广东、辽宁、河北、重庆、湖北、湖南等8个省份,主要是于2018年正式启动,2021年首届新高考。
第四批高考改革地区:安徽、甘肃、龙江、广西、吉林、江西、贵州等7个省份,主要是在2021年正式启动,2024年首届新高考。
未改革省市地区四川、陕西、山西、宁夏青海、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等等。
引言:2024年 新高考选科 要求在模式上有一个大的调整。在2024年新高考选科中,传统的3+3模式将变成新高考3+2+1模式。物理和化学不是必选的科目。根据相关文件,高校各专业必须从六门科目中指定一科、二科、三科或不提科目要求。无论是选择一门科目,还是两门或三门科目,学生都必须进行规定的报考。在不提科目要求中,考生可以选考任意的三门科目。这与传统的3+3高考模式不太一样。虽然都进行了语文、数学、英语的考试,但是在三门副科上,学生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
物理和化学虽然不是必选的科目,但是“物理+化学”组合的占比大幅度提升。在 理工类专业 中,“物理+化学”组合的专业占有极大的比重。只要学好物理和化学,学生可以报考几乎所有的理工农医类专业。虽然物理和化学都非常难学,但是“物理+化学”组合已经成为主流的组合科目。相对于物理学科,在这次选课要求的调整中,化学的重要性大大提升。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这次的高考模式的改变都有利于理科生的发展。新高考3+2+1的模式有很多好处。第一个好处就是学科组合减少。在新高考3+2+1中,很多学生都可以进行自由选择科目组合。第二个好处就是学校可以更方便的安排课程。第三个好处就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稳定性。在固定的教室和班级,学生上课的氛围会更加强。虽然新高考312+1模式有很多好处,但是这个模式还在试行当中。
新高考3+2+1的模式主要是基于学校的定位和培养要求的而产生的一种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专业都需要大量的人才加入。如果学校不能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那么,学校就失去了办学的初衷。为了适用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进行改革。
思路网以上就是思路网整理的新高考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思路网。a1高考志愿是什么意思a1是一本也是第一批。所谓第一批就是最先开始录取的一轮。是全国最好的学校开始录取人,A1 之后有B还有C。考生志愿,指考生所选报的院校和专业,是考生的志向、愿望、爱好、个性和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填报志愿实际上也是考生与院校之间的一种“双向选择”:一方面考生通过填报志愿,表达自己的愿望即向往何种院校、喜欢什么专业等;另一方面,各普通高校又以考生填报的志愿为其录取
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平行志愿是指高考志愿的一种新的投档录取模式。目前全国各省普通类本专科批均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所谓平行志愿,即指采用平行志愿院校录取时,考生所选A、B、C、D等志愿,他们之间是平行关系,即改以往的“志愿优先”为“分数优先”。将达到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按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由计算机对每个考生所填报的平行院校志愿,依次检索。举例而言,如果第一志愿里设有A、B
高考征集志愿是什么意思?征集志愿是指在每一批次录取结束之后,省级招办将录取未满额的院校和余缺计划数向社会进行公布,供尚未被录取并达到分数要求的考生进行选报。达到分数要求且未被录取的考生才能填报。这一句话有两个重点:第一是未被录取的考生。已经被高校录取的考生不能参加征集志愿。第二是分数达到要求,即符合本批录取控制线或降低一定分数,但是否降分要看院校具体要求,一般来说会先征集线上考生
填报志愿是什么意思,什么时候填报志愿?填报志愿就是指针对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录不满额的院校,在每批号第一志愿录用结束后,由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发布院校招收缺额的计划。学生可依据缺额计划在本地招生办公室填写"填报志愿",那样促使第一志愿录用时落榜的学生有第二次再次填志愿的机遇。志愿者能填6个,可是录用的过程中是首先考虑到第一志愿,因此这一志愿者的选填一定要慎重。后边的高考志愿是在
高考白名单是什么意思在高考综合评价招生中具有一定的作用的比赛名单。白名单赛事是教育部公布的面向6-18岁学生的竞赛活动,该比赛名单是教育部发布的,就具备了较高的权威性,所以在全国不少省份和城市的中考素质加分、和高考综合评价招生中都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在高考综合评价招生中具有一定的作用的比赛名单也叫作高考白名单。白名单中的个别重要赛事,比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这个比赛的获奖,在很多地方的重点高中
高考一批次,二批次是什么意思高考录取工作实在教育部统一领导下,由各省级招生委员会实行属地化管理。因为参加录取的高校众多,只能安排不同类型的院校分期分批进行,所以就形成了高考录取批次。一般来说,一批次和二批次即对应着一本和二本。截至2015年,绝大部分省份取消三本批次,将三本与专科进行合并。2019年起,北京市将实施本科普通批次合并改革,本科一批与本科二批将合并为本科普通批,设置
高考第一批和第二批是什么意思高考第一批和第二批的意思就是高考志愿填报顺序及录取顺序,第一批招生的院校一般为一本重点大学,第二批招生的一般为普通二本大学。各批次招生录取院校分类一批本科:主要是全国各部委直属高校和一些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重点高校招生的批次,晚于提前批次,但早于二批本科。二批本科:主要是普通本科院校招生的批次,晚于提前批次和一批本科。三批本科:主要是民办
高考志愿是什么意思填报流程有哪些高考志愿,指考生所选报的院校和专业,是考生的志向、愿望、爱好、个性和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填报志愿实际上也是考生与院校之间的一种“双向选择”。合理填报志愿对于考生来说意义十分重大。高考志愿有哪些批次我国高考实行分批录取的方法,分为提前录取、第一批录取、第二批录取、艺术类高职、专科录取。1.提前录取的院校,指军事院校、公安部所属院校和少量国家
2023-07-15 21:32:56
2023-05-17 18:06:51
2023-06-15 00:50:29
2023-08-09 10:01:25
2023-07-19 13:56:50
2023-06-29 08:15:05